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完美体育工业软件CAD 行业深度报告:从海外工业软件巨头到中望软件
发布:2023-11-04 02:02:38 浏览:

  完美体育工业软件CAD 行业深度报告:从海外工业软件巨头到中望软件经历了四次技术,CAD 技术正处于全面普及阶段,其应用领域以从最初的机 械制造行业逐步拓展到多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是 CAE/CAM+PLM 融 合,打造设计、制造、仿真一体化的软件平台。由于 CAX 软件涉及数学、 物理、工程、计算机等多类技术,该行业的参与壁垒较高,往往需要核心客 户一起参与才能形成优势产品。预计 2023 年全球 CAD 市场规模达到 112 亿美元,3D CAD 占比 75%,2D CAD 占比 25%。在中国 CAD 软件中,预计达索、西门子、PTC 以及 Autodesk 在我国市场占有率达 90%以上,国 内中望软件、苏州浩辰、数码大方份额不到 10%;CAE 领域,美国 ANSYS 等占据了 95%以上的市场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大,发展潜力好。

  1 三家公司的核心产品都是在重要的工业部门或公司的扶持 下,经过长时间打磨而成。工业互联网的最佳实践通常诞生于大型客户内 部,最先在高端及先进制造业落地。CATIA 诞生于达索飞机,它的每一次版 本突破都伴随着标杆客户的获取和支持,反映出工业软件的标杆客户非常 重要;

  2 三家公司均通过收并购完善产品线,并向 CAD/CAE/CAM+PLM 一体化迈进。达索最近几年将近一半的收购都集中在 CAE 领域,并推动云 化和全生命周期协同(3D Experience);西门子通过收购进一步将汽车行业 做深做透,同时也向 CAE/EDA 进军。PTC 则另辟蹊径,向物联网平台和 AR/VR 延伸提升工业效率。

  3 三家公司均开始加速进行云化布局。但由于 工业软件的行业特点,目前云化产品处于发展阶段,市场占有率低。

  中望软件是最具潜力的国产工业软件龙头。过去 20 年,公司成功构建了 CAD/CAE 为主的产品矩阵,实现了工业设计、工业制造、仿真分析、建筑 设计等关键领域的全覆盖。未来 20 年,公司将致力于打造涵盖设计、制造、 仿真的 CAX 一体化软件平台,致力于成为比肩达索的世界一流工业软件供 应商。公司的 2D CAD 第三代产品性能比肩行业老大欧特克,未来将着重 打造二次开发的生态体系,通过性价比的优势在国内和全球持续拓展。3D CAD 产品具备自主内核,还在持续打磨阶段,未来分成两条腿走路:

  2 进行新一代 3D 平台的开发,高效率地支撑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高端制造工业的研发设计。公司在 CAD 的基础上向 CAE 迈进,目前已经形成了电磁仿真、结构仿真、前后处理平台的产品线。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简称,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中的 一门重要技术。所谓 CAD 技术,就是指利用计算机快速的数值计算和强大的图文处理功能来辅助 工程师、设计师、建筑师等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产品设计、工程绘图和数据管理的一门计算机应用技 术,如制作模型、计算、绘图等。目前,CAD 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在机械、电子、航天、化工以 及建筑等行业。

完美体育工业软件CAD 行业深度报告:从海外工业软件巨头到中望软件(图1)

  1 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指计算机辅助分析:把 CAD 设计或者组织好的模型, 用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对原设计进行仿真设计成品分析,通过反馈的数据,对原 CAD 设计或 模型进行反复修正,以达到最佳效果。

  2 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指计算机辅助制造:把计算机应用到生产制造过程 中,以代替人进行生产设备与操作的控制。CAM 不仅能提高产品加工精度、产品质量,还能 逐步实现生产自动化,对降低人力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有很大作用。计算机数控机床、加工中 心等都是计算机辅助制造的例子。

  CAD、CAE 以及 CAM 能共同参与一项产品的全生产流程,包括概念形成、设计以及生产,节省了 相当多的时间和投资成本,并且通过计算机技术保证了操作的高精度,最终保证了产品质量。

  经历了四次技术,CAD 技术正处于全面普及阶段。1959 年 12 月,在 MIT 召开的一次计划会 议上,CAD 概念被明确提出。20 世纪 60 年代,CAD 还只是极为简单的线框式系统,只能表达基 本的几何信息,难以表达曲面信息。进入 70 年代,法国人提出贝塞尔算法,使计算机在处理曲线 及曲面问题时变得可以操作。在此基础上,法国的达索飞机制造公司的开发者们也在二维绘图系统 CADAM 的基础上,推出了三维曲面造型系统 CATIA,开启了第一次 CAD 技术。随后,CAD 又经历了实体造型系统、参数化技术以及变量化技术三次技术,目前已经处于全面普及阶段。 现在的 CAD 技术和系统都有良好的开放性,图形接口和图形功能日趋标准化,多媒体技术、人工 智能、专家系统等技术也大大提高了 CAD 自动化设计的程度,出现了智能 CAD 等新学科。

  CAD 涉及多学科技术,其较高的技术壁垒决定了 CAD 具备较高的参与门槛。CAD 作为工业软件 体系中研发设计类软件的核心之一,是人类基础学科和工业知识的集大成者,涉及了数学、物理、 计算机以及工程四大学科技术,并且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和演变,才最终成为成熟可用的工业软件。 工业软件首先需要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包括计算几何、代数、向量、矩阵等多种数学理论和算法; 其次,工业软件需要对材料及其物理特性进行开发和利用,这离不开物理、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的 理论支撑;第三,工业软件需要与硬件设备高度融合,计算机硬件的迭代进步以及软件工程技术的 发展都会推动工业软件功能不断完善;最后,由于制造现场涉及大量的工艺过程,工业软件也需要大量的制造经验和丰富的工程知识。因此,CAD 软件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开发者需要有充足的 技术和知识储备才能制造出满足现代工业生产需要的软件。

  CAD 应用领域以从最初的机械制造行业逐步拓展到多个行业。CAD 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最早, 也最为广泛。CAD 技术可以使机械设计人员甩掉图板,更新传统的设计思想,也能使企业由原来 的串行式作业转变为并行式作业,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在建筑领域,CAD 也从最初的二维通用绘图软件发展到如今的三维建筑模型软件(BIM),大大提高了基本建设的投 资收益。随后,CAD 又陆续普及到了其余领域,目前已覆盖机械、建筑、电子、汽车、航天、轻 工、影视、广告等多个行业。

  未来 CAD 的发展方向是和 CAE/CAM 融合,打造设计、仿真、制造的一体化软件平台。对于制造 型企业来说,CAE 的价值在于优化和改进产品设计,帮助 CAD 工程师分析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些 缺陷,之后工程师再根据分析的结果寻找优化的解决方案。因此,CAE 需要一开始就融入到设计 流程当中,如何减少设计人员使用 CAE 的难度也是目前设计类软件开发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对于 CAM 而言,若得不到 CAD 系统的支持,花巨资引进的设备往往难以得到有效地利用;相反, CAD 所能产生的效益往往是通过精益生产中的 CAM 和 PPC 系统来体现的。因此,未来 CAD 将 会朝着与 CAE/CAM 融合的方向发展,打造一体化的工业软件平台将成为趋势。

  在工业软件细分类别里面,CAD 属于研发设计软件,位于产品全生命周期(PLM)的上游。工业 软件从底层架构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嵌入式工业软件,主要指嵌入于设备的软件;另 一类是非嵌入式软件,是能在通用计算机或工业计算机操作系统上运行的应用软件。按照具体的应 用环节,非嵌入式软件又能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研发设计软件、生产控制软件以及信息管理软件, CAD 属于研发设计软件的范围。工业软件的应用能够覆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客户需求、设 计、生产、销售以及售后等各个环节,对现代化工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CAD 主要应用于从客户 需求到实现产品设计的过程,位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上游。

  未来几年内,随着工业领域内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推进,全球 CAD 市场规模增长有望加速。工业 数字化技术能有效利用生产各个环节产生的数据流,为企业各个层面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和决策 支持,也是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前提。而工业软件将是支撑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根据 BIS Research 数据,2023 年全球 CAD 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12.2 亿美元,2028 年将达到 138.3 亿美元。其中,2D CAD 是通用型产品,主要是用于平面图、剖面图绘制(如 AutoCAD),2023 年规模将达到 28.3 亿美元;3D CAD 主要用于三维建模,实现设计里的实体、曲面造型(如 SoildWorks),2023 年规模将达到 83.9 亿美元。因此,未来三年内,CAD 市场整体增速相较于 2018 年之前将有较大提高。

  放眼全球,CAD 市场依旧被海外巨头主导。在外国市场,工业软件行业已形成巨头垄断的局面。 如研发设计类软件领域由达索、欧特克、西门子等巨头占据着技术和市场优势;在生产控制软件领 域,西门子保持行业龙头地位;信息管理类软件领域 SAP、Oracle 占据主导地位。根据 2016 年 IDC 提供的数据,达索、欧特克、西门子以及 PTC 占据了全球 CAD 市场 72%的份额,达索、欧 特克、Ansys 以及西门子占据了全球 CAE 市场 65%的份额,传统工业巨头具备绝对优势。目前国内工业软件市场以嵌入式软件为主,研发设计软件占比较低,未来研发设计软件需求有望得到快速释放。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18 年嵌入式软件在国内工业软件规模为 963.0 亿,市场占 比高达 57.4%,而研发设计类规模为 142.7 亿,市场占比仅有 8.5%。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

  1 首先,我国过去工业化路径呈现出“重硬轻软”的特点。嵌入式软件基本是与硬件集成销售, 过去企业更加注重于设备升级以及机械控制,因此嵌入式软件的销售额远高于非嵌入类软件。

  2 其次,我国过去软件开发环境不利于研发设计软件发展。信息管理以及生产控制类软件主要是 根据项目情况进行部署,嵌入式软件基本与硬件打包销售,盗版情况较少。而研发设计类软件 基本直接安装于通用计算机,更容易导致盗版的出现。

  在未来,随着企业在工业 4.0 时代对研发端的重视提高以及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不断完善,研发 设计软件需求有望得到快速释放。

  单看研发设计类软件,各个细分类别占比较为均匀,CAD 软件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根据赛迪 顾问数据,2018 年我国研发设计软件细分类别中,PLM、BIM、CAD 三类软件市场份额位居前列, 分别为 27.05%/14.41%/13.58%。由于赛迪顾问对研发设计类软件在 2019-2021 年的规模预测为 165.5/192.3/223.9 亿元,若假设 CAD 的份额维持在 13.58%,那么可以计算出 CAD 在 2019-2021 年的规模分别为 22.5/26.1/30.4 亿元,CAGR 为 16.31%。

完美体育工业软件CAD 行业深度报告:从海外工业软件巨头到中望软件(图2)

  1海外龙头在国内具有绝对优势:根据走向智能研究院的研究评估,在核心工业软件领域中的 CAD 研发设计类软件市场,法国达索、德国西门子、美国 PTC 以及美国 Autodesk 公司在我国市场占有率达 90%以上,国内数码大方、中望软件、山大华天等只占不到 10%的市场;CAE 仿真软件市场领域,美国 ANSYS、ALTAIR、NASTRAN 等公司占据了 95%以上的市场份额。

  2国产替代是趋势: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实现国产化以及自主可控成为主流 趋势,培养出有竞争力的本土工业软件厂商更是国家战略层面上的考量。因此我们认为,未来 国内工业软件核心功能将不断完善和提高,我国工业软件各个细分领域都将逐步实现国产替 代。

  在 CAD 方面,2D 领域国产软件已可基本实现国产替代,在高端的 3D 领域距海外公司仍有差距。作为国产产品代表,中望 CAD 在软件的功能、运行速度等核心指标而言,已经基本与第一梯度的 欧特克、达索处于同一水平。但由于 3D CAD 的核心基础是几何建模内核,目前市面上知名的几 何建模内核均被海外领先企业所开发并运用,国产 3D CAD 距离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功能上 在高端领域应用会受到较大限制。目前,国产 CAD 更多的是在非高端领域和海外厂商的软件竞争, 并主要性价比优势抢占市场。

  国外厂商进入发展第三阶段,国内仍在第一阶段。工业软件行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是软件自身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软件的协同应用,业务流程实现串通和优化阶段;第三阶段是“工 业云”的阶段,这个阶段软件公司由向客户提供单一工具向为客户提供“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 方案转型。

  1 国外工业软件行业发展已经处于第三阶段,以研发设计类软件为例,外资企业以达索、欧特克、 西门子为代表已实现软件本身的技术积累,并在国家工业化的实践中实现软件的应用协同,实 现流程串通和优化。目前上述巨头均在向“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转型升级。

  2 中国的工业软件行业目前仍处于第一阶段,大量的设计、制造等核心工业软件均为国外品牌所 占领,中国企业仍屈指可数,并且总体可以概括为“管理软件强、工程软件弱;低端软件多, 高端软件少”。未来有望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迈进。

  1 核心产品在重要的工业部门或者公司的帮助和扶持下,经过长时间打磨而成:与波音交往密集 的 CV 公司所出走的管理层创立了独树一帜的 PTC 公司,达索飞机直接诞生了 CATIA,麦道 公司一手成就了 UG(现在的西门子 PLM 部门)。

  2 通过收并购完善产品线,并向 CAD/CAE/CAM+PLM 一体化迈进。早年间,达索通过收购形成 了自有的 Catia(高端)和收购的 Soliworks(中低端)双产品线,并收购了 IBM 的 PLM 的销售运营业务提升销售能力;近几年,公司大举并购进入 CAE 领域,并推动云化和全生命周期的业务协同(3D Expenrience 平台);西门子是 PLM 领域的龙头,在汽车行业的 PLM 市占率处于绝对领导地位,公司通过收并购丰富 CAE 产品矩阵,并在汽车行业做深做透;PTC 则另辟蹊径,在守住 CAD 基本盘的同时,与 CAE 龙头公司 Ansys 深度合作,并向物联网、虚 拟现实等蓝海领域伺机突破。而 Autodesk 的产品以 Inventor 和云化的 Fusion360 为主。

  3 在云化和在线化持续投入。欧特克近几年推出了 A360、Fusion360、BIM 360 TEAM 等一系 列在线创建、协作和计算产品;达索推出了新一代网页端 3D 建模软件 xDesign-3D 创成式 设计平台;PTC 公司收购了目前全球领先的在线D CAD 在线设计公司 Onshape。但由于 工业软件行业的特点,目前上述云化产品仍处于发展阶段,市场占有率较低。

  国内厂商仍处于单品发展阶段,价格优势显著,产品性能有待提升。国内的参与方包括中望、苏州 浩辰、数码大方。这些公司以 CAD 的二维和三维产品为主,其中中望已经在 CAE 领域进行研发。 国内公司的整体具备价格优势,但是产品性能有待提升。

  目前海外高端工业软件公司仍保持着技术优势,我们通过对达索、PTC 等公司的研究总结得出其 发展规律:1 成功的工业软件需要公司重要部门长期打磨;2 公司通过收并购完善产品线,并 向 CAD/CAE/CAM+PLM 一体化迈进;3 公司云化布局加速进行;4 工业软件未来将和物联网、 5G、AR、VR 等各个领域有更深入的结合,将会创造更丰富的平台级产品和全新的盈利模式。接 下来我们将以达索和 PTC 为例,探讨海外成功的工业软件公司的发展路径和行业未来趋势。

  达索系统于 1981 年成立于法国,通过 3DEXPERIENCE 打造了世界上最大规模业务体验平台。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软件应用程序服务,业务范围包括 3D 设计软件、3D 数字模型和产品生命周 期管理软件,3DEXPERIENCE 平台是公司业务的基础。公司为 140 多个国家超过 20 万个不同行 业、不同规模的客户带来价值,其中包括特斯拉、波音、丰田等。

  1 3D 设计时期(1981-1988 年):1981 年,达索航空(Dassault Aviation)抽出了一支工程师 团队创建了达索系统。在当时,达索航空的核心需求是需要一款软件来实现飞机部件的 3D 设计和研发。同年,公司就推出了 3D CAD 旗舰品牌 CATIA,聚焦汽车与航空领域。

  2 3D 数字样机时期(1989-1998 年):当时在与波音等主要客户的合作中,公司认识到客户需 要对各个部件进行单独的设计和建模,实体模型数量极多。之后,公司推出了 CATIA V3 和 V4 版本,使 3D 数字建模(DMU)成为了可能,大大减少了实体建模数量,缩短了客户的研发周期。

  3 PLM 建设时期(1999-2011 年):Toyota 是公司的主要客户之一,而在当时汽车行业内的“网 联汽车”(connected vehicle)迅速发展,汽车功能的丰富也对 3D 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司也发现客户的需求重点开始转移到产品数据管理(PDM)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上。 1999 年,公司发布产品生命周期软件,之后公司进入收购扩张期以丰富产品线D Experience 时期(2012 年开始):由于现代工业生产逐渐趋于全球化,工业设计对协同 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2012 年,公司发布 3DEXPERIENCE 平台,正式提出平台化战略,强 化了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以及协同能力,之后也陆续把 CATIA、SOLIDWORKS、SIMULIA 等 核心产品整合入平台。

  整体来看,公司在 2000 年以前主要是依靠 CATIA 来打开市场,这是由于公司具备了达索航空的 技术能力,降维到汽车、机械等领域就较容易实现产品普及;在 2000 年之后,公司通过一系列的 并购来丰富产品线,核心的理念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拓展业务至产品线的各个环节。

  3DEXPERIENCE 由 3D 建模完美体育、社交协作、智能信息以及仿线D 建模模块包含了公司最主要的核心产品 CATIA 以及 SOLIDWORKS,是公司主要产生收 益的板块;2 社交协作模块主要为客户提供企业内部协同、产品销售以及项目推进等方面的服务;

  3 智能信息模块是利用 AI 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情报监控,以标准化情报、PLM 分析为客户提供 支持与服务;

  可以看到,3DEXPERIENCE 与普通的平台产品不同的是,它不仅聚焦了设计的各个环节,还强调 了 PDM、PLM 所带来的协同能力,使多方协同设计变成可能,平台的推出也标志着公司正不断由 产品创新走向了模式创新。目前,公司业务已从最开始的汽车、航天领域拓展到了十多个领域,其 产品也具备较强的行业拓展性和二次开发能力。

  2019 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 44.98 亿美元,过去几年收入增速 保持在 10%左右。其中,公司 CATIA、SOLIDWORKS 以及 ENOVIA 三大产品收入总占比从 2012 年的 86%下降到 57%,CAD 产品(CATIA 和 SOLIDWORKS)占比从 2012 年的 71%下降到了 2019 年的 48%,这说明公司其余软件产品以及服务性收入正保持快速增长,也说明公司对不同领 域业务的拓展(云服务、临床医疗、ERP 等)有效地给收入带来了可观的增量。从地区拆分来看, 2019 年公司在欧洲地区的收入已经超过 18 亿美元,收入体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完美体育工业软件CAD 行业深度报告:从海外工业软件巨头到中望软件(图3)

  自成立以来,公司不断对 CATIA、SOLIDWORKS 等核心产品进行升级,使产品功能不断完善,由单一的表面建模逐步发展 到覆盖形状设计、设备设计、机械设计等多种功能,不同行业应用也持续落地。为持续保持产品市 场竞争力,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2019 年研发费用高达 8.26 亿美元,近两年增速均达 10% 以上。公司产品市场优势较为明显,客户粘性强,这也使得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保持长期稳定。2019 年,公司毛利率为 84.23%,营业利润率为 21.07%,2012-2019 年之间维持稳定。

  收购是公司历史中重要的产品迭代升级和行业扩张的方式。1997 年,公司收购 SOLIDWORKS 以 作为 CATIA 的补充,主要面对中小型企业客户。相较于 CATIA,SOLIDWORKS 操作更容易,定 价更低。因此,收购 SOLIDWORKS 有助于达索占领腰部市场,扩大客户范围。在 PLM 建设时期, 达索陆续收购了 Spatial(3D 软件组件开发商)、Abaqus(CAE 分析软件)、MatrixOne(扩展 ENOVIA 产品组合)等公司以完善其产品线。另一个重要事件是收购了 IBM 的 PLM 部门,让 IBM 业务部门专门负责公司 PLM 软件的营销、销售和支持,实现了销售模式的创新。在之后的 3D EXPERIENCE 时期,达索又通过收购使 CATIA 等核心产品功能不断升级完善,并使公司业务拓 展至自然资源、生物信息、化学信息、临床医疗等多个领域。在投资 BioSerenity 以及收购 Medidata 后,达索目前已经提出 Virtual Twin Experience of Humans 战略,未来将逐步从 3D 事物仿线D 仿线DEXPERIENCE from Things to Life)。

  平台化和云化是达索产品发展的主要方向。从 3D 设计发展到 3D 数字样机 DMU,经历 PLM 管理 时期再到以体验为中心的平台,3DEXPERIENCE 的强大优势在于,它不仅包含了 CATIA、 SOLIDWORKS 等多款核心产品,而且将各种基于文件的电子化集成转为单一数据模型的数字化 平台,打破传统地让数据由复制和同步转为数据湖,让所有参与方在整个创新流程享单一数据 源并更有效地开展协作,为企业创造价值提供了综合全面的方法。此外,达索于 2011 年开始与亚 马逊网络服务(AWS)展开合作,并推出云版的 V6 平台以提供在线解决方案,使各机构能更为灵 活和高效地部署、维护、访问和体验 3D、PLM 及解决方案。2017 年,达索与华为建立战略合作, 以推动 3DEXPERIENCE 平台上线华为云。

完美体育工业软件CAD 行业深度报告:从海外工业软件巨头到中望软件(图4)

  自达索成立以来,CATIA 一直是公司核心 CAD 产品,目前 CATIA 系列已成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 案。CATIA 最初以 3D CAD 为定位,到目前已成长为集 CAD/CAE/CAM 为一体的产品系列,具有 三维设计、结构设计、高级外观曲面、交互式二维图、运动模拟、有限元分析、逆向工程和数控加 工等强大而广泛的功能,主要定位于高端市场,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 造、电子/电器、消费品等行业。它的集成解决方案覆盖所有的产品设计与制造领域。

  历经接近 40 年的发展,目前 CATIA 主要是 CATIA V5 和 3DEXPERIENCE CATIA 两条产品线并 行的销售和使用,两种产品分别为本地化(V5)架构和云(V6)架构:

  1 CATIA V5:1999 年,达索在前代版本的基础上,推出了 V5 版本,为企业建立了一个针对产 品整个开发过程(PLM1.0)的数字化工作环境,此版本一直更新至今。2012 年,达索将 CATIA、ENOVIA、SIMULIA 等产品整合入 V5 PLM 平台,进一步扩大了达索系统 3D 平台的使用范 围。CATIA V5 采用的是本地化架构,使用者可以保存文件到本地硬盘,较适合个人用户使用, 版本也一直更新至今。

  2 3DEXPERIENCE CATIA:进入 21 世纪,公司提出 PLM online for all 战略(PLM2.0),指 的是一个 3D 的在线环境,使人人能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产品,而所有用户互动将成为知识资产(IP)。基于 PLM2.0,达索于 2008 年发布了 CATIA V6 版本。该版本将 3D 协同创新置于企业的核心,采用 MatrixOne 技术,使数据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都能实现连通,并引入了系统工程独有的 RFLP 方案,该方案能透过产品的不同视图提供完备而协同的定义。2014 年,达索开始将 CATIA 集成于 3DEXPERIENCE(R2014x 版本),数据被直接保存在云端,许多功能将不需要再转换数据格式,可以直接在 3DEXPERIENCE 下的仿真、工艺等相关软件内进行分析。因此,3DEXPERIENCE CATIA 采用的是云架构,注重各个生产各个环节的协同协作,更加适合企业等团体单位使用。

完美体育工业软件CAD 行业深度报告:从海外工业软件巨头到中望软件(图5)

  2007 年,达索收购 ICEM,主要是看中其在汽 车领域的技术以及高品质的曲面建模能力,以强化 CATIA 的功能。进入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 3DEXPERIENCE 时期后,2015 年,达索又收购了 Modelon 以加强 CATIA 在“体验时代”中智 能产品的设计能力。2017 年,达索收购了 AITAC 拓展 CATIA 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功能,之 后又陆续收购 No Magic 以及 Argosim 以补充并强化 CATIA 在系统工程方面的应用。在平台的赋 能下,CATIA 目前已成为一套完全集成的解决方案,客户可以根据个人和行业需求来调整产品的 开发功能,现有版本相较以前行业覆盖面也显著拓宽,

  CATIA 接 入 3DEXPERIENCE 平台增强了用户体验感,降低了成本而增强了协作性。3DEXPERIENCE CATIA 采用云架构,这改变了设计软件的使用和支付方式,并消除了对前期硬 件投资和准备成本的需要,用户只需要专注于产品使用和体验,系统和数据将由达索负责管理。设计师可以在云端访问 3DEXPERIENCE 平台及其 CATIA Creative Design 解决方案,基于云端的工作方式可以让他们与其余成员更加自由地交换想法和观念。

  SOLIDWORKS 是达索第二大核心产品,提供应用范围广、功能强大的 CAD 解决方案。SOLIDWORKS 是一款专业从事三维机械设计、工程分析和产品数据管理、仿真分析的产品,是世 界上第一个基于 Windows 开发的三维 CAD 软件,简便易用、功能强大以及技术创新三大优势使 其成为世界范围内主流的 CAD 产品。SOLIDWORKS 目前已包括 2D CAD、3D CAD、CAM、电 气设计、产品数据管理(PDM)、仿真解决方案等多条产品线,其易用高效的特征使得产品受众群 体十分广泛,覆盖航空航天、机械、电子通讯、国防、机车、交通、消费品等众多行业。

  SOLIDWORKS 与 CATIA 形成互补,二者在产品定位上有较大差异。SOLIDWORKS 成立于 1993 年完美体育,由 PTC 公司的技术副总裁与 CV 公司的副总裁发起,于 1995 年推出第一套 SOLIDWORKS 三维机械设计软件。1997 年,达索系统以三亿一千万美元将 SOLIDWORKS 全资并购,这是由于 当时 CATIA 并不支持 Windows 系统,而 SOLIDWORKS 是基于 Windows 开发的 CAD 软件,收 购 SOLIDWORKS 能使达索产品线整体的适用范围扩大。同时,相较于专业性很强的 CATIA, SOLIDWORKS 操作更加简单,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较为适用,有利于达索占领腰部市场。由于两 款产品在功能和定位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并没有形成相互制衡的情况,均保 持了良好的增长速度和市场份额,现在是达索前两大收入来源。

  SOLIDWORKS 采用 Windows 原生架构,能使用户更方便地管理 CAD 文件,降低了操作难度并 简化了设计流程。目前,Windows 依旧稳坐操作系统龙头的位置,占据了 80%以上的市场份额。 SOLIDWORKS 是基于 Windows 开发设计的,采用了 Windows OLE 技术以及直观式设计技术, 包括 Windows 风格的拖放、点击、剪切及粘贴等简便易用的操作,对 Windows 用户十分友好。 SOLIDWORKS 资源管理器同 Windows 资源管理器类似,能直接而方便地管理 CAD 文件。使用 SOLIDWORKS,整个产品设计是可百分之百可编辑的,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和工程图之间的是全 相关的,并能完成 AutoCAD 二维设计到三维设计的转换。SOLIDWORKS 用户界面减少了设计步 骤和多余的对话框,使用户能更高效地完成设计。

完美体育工业软件CAD 行业深度报告:从海外工业软件巨头到中望软件(图6)

  SOLIDWORKS 主 要瞄准中低端市场,在航天、机车、机械、医疗、国防、交通、消费品等众多领域中均有应用,行 业覆盖面广。其次,易于操作的特点也使更多专业或非专业的用户选择 SOLIDWORKS 进行设计 工作,也有利于在入门教学方面的应用。在美国,MIT、斯坦福等著名大学已经把 SOLIDWORKS 列为制造专业的必修课,国内的一些大学,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也会 应用 SOLIDWORKS 进行教学。根据 CNCCookbook 发布的年度报告,SOLIDWORKS 在 CAD 付 费市场中占据了 30%左右的用户数,与市占率第二的 Fusion360 相比有较大的领先优势,充分反 映了市场众多用户对 SOLIDWORKS 的认可。

完美体育工业软件CAD 行业深度报告:从海外工业软件巨头到中望软件(图7)

  达索坚持每年更新 SOLIDWORKS,并于 2019 年发布 3DEXPERIENCE WORKS。达索一直以来 重视 SOLIDWORKS 功能的完善和升级,保证了相应的研发投入和每年的版本更新。2019 年,达索发布 3DEXPERIENCE WORKS,将 SOLIDWORKS 应用中的易用性和简洁性扩展到 3DEXPERIENCE 平台上,是专门为满足全球 SOLIDWORKS 客户和中小型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制 的全新应用组合。3DEXPERIENCE WORKS 把社交协作与设计、仿真、制造、ERP 功能相结合, 将人员、创意、数据和解决方案连接到单个协作和交互式环境中,实时展现其业务活动和生态系统 的全景,用户可以在任意设备上随时随地安全地共享数据和进行协作。

完美体育工业软件CAD 行业深度报告:从海外工业软件巨头到中望软件(图8)

  PTC 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制造业研发领域,为全球顶尖客户提供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和 服务。公司于 1985 年成立,在 30 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发布了领先的 CAD、PLM、ALM(应用 程序生命管理)、SCM(供应链管理)、SLM(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等 IoT 应用和解决方案,服务工业设备、航空航天、国防、汽车、电子完美体育、消费品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开发效率 和市场推广,目前已成为 CAD/CAE/CAM/PLM 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软件公司之一。根据 2020 财年 年报,公司实现营收 14.5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15%,归母净利润 1.31 亿美元,同比增长 575.95%。

  公司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起步阶段:公司以 CAD、PLM 起家,在 1987 年发布了市场上第一个参数化、基于关联特征 的实体建模软件 Pro/ENGINEER,于 1998 年收购 Windchill Technology 并同年发布了第一 款 PLM 产品 PTC Windchill。后来,公司又根据市场需求把业务延伸至 ALM、SCM、SLM 等 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公司逐渐发现传统工业软件市场难以出现爆发式增长,而以物联网技术 为基础去收集数据,可以改进设计并制造出消费者喜欢的个性化产品。公司认为,在消费为王 的时代,顾客更加关注如何从产品中获得“功能”,而不在于“拥有”产品,只有满足客户的 个性化需求,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会成为未来 发展的关键。

  2转型阶段:2014 年开始,公司通过并购 ThingWorx(物联网平台)、Axeda(云解决方案)、 ColdLight(大数据分析平台)、Vuforia(AR 技术平台),不断延伸并形成工业物联网应用的 整体解决方案,即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利用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通过 VR/AR 技术虚实融 合,强化物联网环境下分析、仿真、可视化的能力,最终形成虚实融合、闭环的生命周期管理。 同时,公司与微软、SAP 等众多合作伙伴共建生态系统,实现研发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PTC 于 1987 年发布第一款 CAD 产品 Pro/ENGINEER,使 CAD 行业开启了参数化。公司 1985 年成立后,一直利用前期的 VC 投资进行研发,最终于 1987 年 9 月推出第一款 CAD 产品Pro/ENGINEER。在当时,CAD 行业里已经有 SDRC(UG 前身)、达索、Autodesk 等有利竞争 者,而 PTC 的新品却让其余产品黯然失色。Pro/ENGINEER 是基于特征参数、约束实现的 3D 实 体建模软件,彻底改变了用户对 CAD 软件的交互界面、易用性以及实体建模速度的期望,第一次 完全实现了 20 多年前 Ivan Sutherland 在 Sketchpad 提出的理念,并广泛使用了 UNIX 的 XWindows。相比之下,基于专有操作系统并用 Fortan 和汇编写的 CAD 软件就暴露出运行慢、操作 复杂等缺点,在市场上逐渐失去了竞争力。之后,市面上其余的主流产品也逐渐增加了基于特征的 设计和参数化功能,PTC 也成为了 CAD 行业的后起之秀。

完美体育工业软件CAD 行业深度报告:从海外工业软件巨头到中望软件(图9)

  PTC 通过并购逐步向物联网业务转型,以借助 IoT、大数据分析、AR 等技术为传统的 CAD/PLM 解决方案带来全新的价值。2013 年,公司的营收增速仅 3%。公司认为传统的工业软件业务难以 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消费者现在更关注产品的“功能”而不是“拥有”产品,产品的价值也可以被 划分为“实体”和“数字”两大部分,推动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将成为公司重要的战略目标。 2014 年,公司以 1.3 亿美金收购 IoT 应用支撑平台 ThingWorx,以弥补 SLM 软件在设备连接和 数据管理上的不足,开始打造以 ThingWorx 为核心的应用开发生态。之后,公司又陆续收购 了 IoT 连接管理提供商 Axeda、大数据机器学习和预测分析开发商 ColdLight 以及增强现实(AR) 平台 Vuforia,打造了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品线,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 Product、Process 和 People 的智能互联,也即物、数、人的融合。

  PTC 不断强化升级核心 IIoT 平台 ThingWorx,并获得 Gartner 工业物联网平台魔力象限领导者 称号。公司核心 IIoT 平台 ThingWorx 能为企业提供端到端功能,连接设备并构建强大的 IoT 解决 方案,提供易于创建、便于实施的、令人信服的最终用户体验,帮助公司缩短实现价值的时间。2020 年 6 月,公司推出 ThingWorx9.0,新版本进一步提高多个核心开发领域的水平,并引入众多新特 性和功能。根据 11 月 Gartner 的报告,PTC 成功获得工业物联网(IIoT)平台魔力象限领导者称 号。Gartner 认为,PTC 在实现前瞻完整性方面位居最前沿的有利地位,这也表明公司在物联网方 向的转型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SaaS 是 PTC 另外一条重要的转型路线,经历了阵痛期后,公司在 SaaS 订阅收费模式转型效果 初显。公司认为,客户关心的是产品从设计到交付的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以最终改善研发设计。 从价值链层面来看,产品和服务的边界在逐渐模糊,持续服务将给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同时 PLM 数据云化并实现互联互通成为价值实现的基础。因此,公司于 2014 年提出将一次性授权的销售模 式改为订阅式。由一次性付费改为按年订阅付费带来的一大影响是,客户前期投入和后期支付的款 项都会减少,客户转换也需要一定时间,这会给公司的营收带来直接的影响。2015-2016 年,公司 营收连续两年负增长,自 2017 年经营业绩才开始慢慢恢复,到 2019 年公司营收才基本与 2015 年持平。但从收入构成来看,公司订阅式收入比例在 2014 年后快速提升,到 2019 年已经达到 48%, 一次性的许可证(license)收入比例持续降低,SaaS 转型效果明显。

  2019 年,PTC 收购 SaaS CAD 厂商 Onshape,显示出公司坚定工业软件云化的决心。Onshape 成立于 2012 年,是业内第一个 SaaS 产品开发平台的创造者,其 CAD 产品是云原生的,完全基 于云的架构可以使客户通过各种终端登录 Onshape 开展设计工作,这颠覆了业内对 CAD 的使用 习惯。Onshape 团队的 CAD 基因也非常强大,公司创始人 Jon Hirschtick 也是 SolidWorks 的创 始人,他认为 SolidWorks 把握了从 DOS 到 Windows 平台的机遇,而 Onshape 的目标就是把握 从 Windows 到云端平台的机遇。由于 Onshape 与公司的 CAD 业务具备强相关性,PTC 于 2019 年 11 月以约 4.7 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 Onshape 的收购,希望能为客户提供更灵活的部署方式, 也坚定了向 SaaS 行业转型的决心。

完美体育工业软件CAD 行业深度报告:从海外工业软件巨头到中望软件(图10)

  Creo 是 PTC 旗下核心的 CAD 套件,集成了多个可互操作的应用程序,主要解决制造企业在 CAD 应用中面临的核心问题。2010 年,PTC 正式发布 Creo,并表示未来将不再使用 Pro/Engineer、 CoCreate 和 Product View 品牌。作为 Pro/Engineer 之后全新的 CAD 产品,Creo 整合了 Pro/Engineer 的参数化技术、CoCreate 的直接建模技术和 Product View 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希望 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在 CAD 应用中面临的易用性、互操作性、数据转换和装配管理等核心问题。

  Creo 是一个可伸缩的套件,集成了多个可互操作的应用程序。Creo 功能覆盖了整个产品开发领 域,纵向包括产品开发中所有的角色,横向包含了整个产品开发周期,从产品整体方案,到概念设 计、详细设计、设计验证到生产制造、支持和维护,针对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其包含的 产品设计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全面地参与产品开发过程。其中,Creo Parametric 继承了 Pro/Engineer 强大的 3D 参数化建模技术,Creo 其他的应用程序还在 2D/3D 建模、分析和可视化 方面提供了新的功能,并为用户带来空前的互操作性。

  从 Creo1.0 到 Creo7.0,PTC 通过持续地优化升级为客户带来更好地体验。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 如何既快又好地完成产品研制是永恒的挑战,而 PTC 则是通过持续的产品迭代以满足客户高效率、 低成本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并行计算、云计算、3D 打印等技术的崛起,传统的数字 化研制手段也迎来了新生。2020 年,PTC 推出 Creo7.0,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此方案包 含创成式设计、实时仿线D 打印三大功能,能辅助设计人员快速完成设计和仿线D 打印机完成制造,能有效地提高设计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Onshape 拥有的 SaaS 和云平台技术能加快 Creo 上云步伐。Onshape 创始人、现 PTC SaaS 负责人 Jon Hirschtick 认为,SaaS 可以为企业带来众多好处,如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可访问性、更快的速度、能进行更好地创新和协作等。云化对于 Creo 而言也具有重大的意义,比如 Creo 的创成式设计功能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并行计算技术来自动生成解决方案,这也需要强大的计算 机处理能力,而 SaaS 可以在云中提供计算能力,而无需工程师在台式计算机上工作,省去了本地部署的成本。同时,SaaS 能为工程师提供单一、真实的数据源,以增强企业内部的协作。Creo 云化之后,公司能直接向软件添加功能模块,给产品带来更快的创新速度。

完美体育工业软件CAD 行业深度报告:从海外工业软件巨头到中望软件(图11)

  在 CAD 行业,国内的参与方主要包括中望软件、苏州浩辰和数码大方。通过我们的分析,中望软 件在产品实力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根据中望软件提交的招股说明书 来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特点进行一个总结和陈述。我们认为,中望软件作为国内领先的工业软件供 应商,在国产替代的趋势下,未来是值得关注的。

  目前海外厂商技术依旧保持领先,其产品占据国内市场大部分份额。 国产 CAD 厂商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国产替代的节奏可能不及预期。

  疫情使制造企业 IT 预算下降:由于全球疫情蔓延,相关制造企业 IT 预算下降,存在对工业软件需 求降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