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完美体育视频]校园情报站被撤销
发布:2023-10-25 02:16:42 浏览:

  完美体育视频]校园情报站被撤销主持人:欢迎您继续关注《海峡两岸》。据媒体报道,近日,法务调查部门对下属机构进行了调整,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社文站,也就是岛内俗称的校园情报站将被裁撤。那么这个社文站曾经在社会当中充当过什么样的角色?对于它即将走入历史,的民众又是如何看待的?今天就这样的话题,我们将和台北演播室的两位嘉宾展开探讨。一位是时事评论员唐湘龙先生,一位是台北大学的教授郑又平先生。欢迎二位。

  主持人:首先在这里想请郑教授给我们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社文站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职能部门完美体育,同时它充当的又是什么样的角色呢?

  郑又平:社文站它的全名叫做社会文教站。有时候我们又称之为社会文教组,或者简称为文教组,它的一是隶属于调查局第二处,过去叫做保防处的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其实它的背景跟它的原由,可以说是冷战时代背景下一个历史产物。到了今天为止,我们回头去看,当然有一点不堪回首,这个单位其实它在1995年的时候,就曾经由调查局副局长,当时已经退休的调查局副局长高明辉先生,在接受《联合报》访问的时候就已经讲出来它们的背景。调查局退休的副局长高明辉先生接受媒体访谈的时候,他明确指出来,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时候,的情治单位,包含了警备总部保安处,还有安全局以及调查局,都大量派遣情治人员进驻校园。在校园里面,他们负责就是要去掌控、监视任何可能出现的,有违常规的异常现象,以及一些被当时情治单位标志为所谓的问题学生、重点学生这些分子。当然,这其中还包含了一些比较具有批判性、自由思想的教授学者。这个最早我们可以看到,曾经在媒体上曝光过的,就是在1977年到1981年,调查局当时成立了一个叫做春风专案,春风专案锁定的对象,就是全高中高职,以及大专院校校园里面的学生、老师还有社团活动。当时他们所监控的包含了校园里面所可能出现的,还有社团活动的发展方向,以及有问题的教授跟学生。

  像我们一些有名的老师,王小波老师、胡佛老师都曾经是受到掌握的对象。像胡佛老师上课的时候,如果胡老师上课的发言对政府当局有过度批评的现象,下课之后,往往坐在教师后面的一位老先生,就会上去跟胡老师咬耳朵说两句话,胡老师下一堂课就会收敛他言论的尺度。

  不仅是这样子,到了1994,1995年,我自己回开始任教的时候,我还有从政大毕业的学生,在我们中正大学念研究所的时候,他就来告诉我说,教官有来跟他交谈,问他有没有兴趣担任调查局的布建人员。我当时就严正告诉这个学生说,千万不要去涉入这样子的工作。

  主持人:从郑教授的亲身经历来看,社文站在社会存在还真的由来已久,而且它主要功能就是对于校园当中一些重点学生和老师进行监控。我们想知道,这个俗称为校园情报站的机构,它究竟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成立的呢?唐先生。

  唐湘龙:理论上来讲,校园里面有什么情报呢?刚刚的背景,郑教授所说的背景,其实很有意思,它之所以叫做春风专案,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要如何避免某一些,可能特别在20世纪80年代跟90年代的时候,在有所谓的三运合一,三运指的是工运已经起来了。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完美体育,包括一些环保运动等等,起来了。然后再来就是。其实长时间以来,是的切身之痛,这种痛其实已经成为执政经验当中,已经成为遗传基因的一部分,因为早在时代的国民政府,就始终都不知道,也拿捏不准,在校园里面的氛围跟潮流的摆动,始终都落后于整个潮流之后。这种情况老实说,时至今日都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你会发现说,马英九即使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强势的,有声望的,以及有名气的人物。可是他在民调当中,大家看到,基本上两头包,很老的部分,老人家支持的多。但是另外一块,也没有占到便宜的,就是在所谓的首投族,年轻人这部分。换句话说,刚离开学校的,还带着一点点学生气息的,经常都抓不到。难道没有做工作吗?有。因为过去这种切身之痛,它的历史经验使得它到了之后,进行社会全面控制,在那种冷战架构下面来讲,必须要把自己的布建系统一方面要非常多元化,同时层次要非常丰富。所以很多管道去布建,多重监控。

  主持人:通过刚才这样一番描述让我们再次印证社文站的确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特定的年代之下,形成一个特定的机构。我们想知道,这个机构它之前究竟都承办过哪些比较有名的案子,当时给民众的观感又是怎么样的呢?郑教授。

  郑又平:社文站回顾它过去的历史,或许它的缘起曾经是企图要去掌控、监视校园里面的异常活动,或者是一些问题学生、重点学生或者是重点教授。但是我们也必须说,他们在过去所有工作内容运作状况之下,其实社文站原则上都是相当严谨的,遵守了法律的分际。还不至于在没有明确的事由之下,就随便去逮捕学生或者教授。甚至于有很多经过几十年被列管侦查毫不自知,而且没有受过骚扰。正因为社文站非常认真去做了布建的工作,它在各个校园,乃至于所有相关媒体或者是文教机构里面,它都有非常绵密的触角去接触各种讯息,所以他们对于情报的掌控堪称是精确,甚至于有些时候它可以相当精准判断出来事情的走向与发展。

  在司法调查方面,后来人们发现说,社文站居然扮演了相当重要的一个角色,协助了司法办案。譬如说在1990年的时候,的大考曾经出现过一个电子舞弊案件,当时有人利用传呼机,用振动的方式去传送考题的答案。这个案子当时主要就是社文站介入之后协助检方调查。不只是这样子,在1996年的时候,因为黑道猖獗,所以法务部门推动了扫黑专案,而在这个扫黑专案里面,当时锁定的就是本省挂的天道盟。这些人在各地工程里边去围标,并且进行恐吓取财的事情。像这样子的罪证,大部分都靠文教组或者是社文站长期以来监控所搜证到的证据,才让检察官能够顺利将他们逮捕到案并且起诉。后来到了1997年的时候,曾经出现过一个重大的经济犯罪案件,就是一个叫做富格林投资公司,它在吸金28亿台币之后,恶性倒闭,这个负责人潜逃海外。整个案件的侦破其实也是靠了社文站所掌控到的各种情报讯息。

  最近这几年,社文站开始做自我职能的调整,其中一部分就是他们企图要去做协助社会风气的提升,这样子的工作。2010年,社文站就在的各高校校园里面,推动了一个宣传反贿选廉政宣导的活动,当时也的确透过他们的丰富经验,说明各种贿选的花招,让学生们能够明确了解到什么是违法贿选行为,当时也颇受到学生的肯定与支持。所以总的来讲,这些年他们的职能转变,也的确发挥了一定的功能。

  主持人:的确,从刚才所列举的这些事件当中不难看到,社文站在当年帮助司法部门侦破很多案件过程当中,还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这个机构,我们同时也看到,岛内媒体评论说,尽管它近年来加紧进行定位调整以及功能转变。更多朝向为学生服务方向发展,但是它之前还是劣迹斑斑,总是让人感觉到不太舒服。唐先生,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评价?

  唐湘龙:校园本身比较强调独立性,这是学生或者学术圈的特质。校园你说它象牙塔也行,但基本上它希望借着校园那一堵墙,建构一股最少在里面可以各安其位,所谓校园自主跟所谓自由学习的风气。这样子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在近代上面来讲,不太有人敢去违反,敢去碰触。因此,绝大部分对于校园的了解、监控、掌握,几乎都必须另以其他之名,以及用比较隐讳的手段去进行。我们最近看到,包括党务系统,他们所公布的一些老党员资料。非常有意思,特别被媒体挑出来看的,包括了一些当朝人物,所谓四大天王,不管叫做,叫做,叫,游锡堃等等,台面上几乎数得出名号的这些人,他们几乎都在大学的时候被党务系统所吸收。老实说,在党政军一体的情况下来讲,当你会被党务系统所吸收的时候,你就有可能成为所谓的我们刚刚讲的社文网站,调查系统吸收的对象。你表现越忠贞,在党务考核上面平常越好的时候,你就越可能成为他们吸收的对象。在过去,其实我们不需要等到进到社会之后,才开始感受到那种周围人际关系某种戒慎恐惧。在,包括我的年纪来讲,在高中阶段之后,其实多多少少,整个社会教育跟家庭教育的提醒,就会提醒你,在学校讲话要小心。这种在学校讲话要小心是有所本的,因为你三不五时会从周围的同学,有的时候毕竟都还是年轻的孩子,不见得口风守得非常紧,三不五时,有的时候也许要去夸耀一下他自己的力量,他甚至于会主动告诉你说,你之前讲了什么什么东西,我们都知道了,或者谁谁谁已经都报给谁,谁知道了。

  这种当然,你感觉上面来讲,好像就只是两三个好朋友在哈拉那种语言,竟然都会成为所谓校园情治收集的对象。时间久了之后,慢慢大家就会有一种寒蝉效应,在校园里面,即使是同学之间,年轻人嘛,基本上打打闹闹开玩笑难免,口无遮拦,童言无忌。可是到了高中之后,你讲话就得要小心,不知不觉迫使年轻人在上要早熟,这其实并不是好事情。很夸张的这种事情是很多的,包括我在高中时候,我的邻校的同学,不过跟同学开玩笑讲说:他长大了之后,他什么都不想,他只想找一个没有人的岛屿占地为王,在那个地方当岛主。第二天竟然就会接到调查系统,请他到办公室里面去聊一聊。就觉得怎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不过就是一个念高中的孩子随便讲一讲而已,这种开玩笑的话哪个年轻人不会讲呢?可是就会有人去。你就知道,那个布建最少在我念书的那个时代,是非常严密的。今天的气氛当然不一样了,但是也因此可以对照说,为什么今天社文站的裁废问题,会引起大家一点点小小的关注,因为很容易勾想到自己年轻时代在校园里面的那种感受。

  主持人:是不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使当局日前做出了裁撤社文站这样一个决定?郑教授,就您的了解完美体育,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一些考虑?

  郑又平:我觉得社文站今天遭到裁撤,其实是一个时代发展必然的结果。今天海峡两岸进入了一个和平发展新的时期。在这样子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其实过去那种冷战的,白色恐怖思维,企图去随时掌控校园,监控所谓的问题、重点学生或者是团体,都已经丧失了它的必要性。甚至于我们必须说,在这个越来越自由多元之后,整个社会开始转型。在正式解严之后,这些情治单位自己的职能角色也的确开始做了一些微妙调整。未来他们所要着重的方向,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子企图掌控思想,掌控一些特定人物,深恐任何人会危害到所谓安全问题。不只是这样子,他们已经开始逐步走向一个导正社会风气,强化公民社会这样子一个职能角色。校园跟媒体总算今天可以回复到礼教清净的环境,我相信高校的校园也好,或者是媒体编辑部门也好、采访部门也好,大家都会乐见今天这样子一个转变的出现。不只是这样子,这些年来,老百姓的素质也不断在提升,大家都对于法制的观念有相当明确的认知。这也难怪,像这样子的单位,今天要在校园里面,或者是在媒体,或者在民间社团里面持续存在布建,大概是不见容于一般人的许可范围之内。所以我个人认为说,时空背景的转换跟今天社文站被裁撤是有密切关联。

  主持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文站所起到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的确没有过去那么大了。关于当局裁撤校园情报站机构的决定,唐先生,就您的观察,岛内的民众他们有什么样的反应?

  唐湘龙:其实岛内民众反应很平淡,其实是一个被过度谈论,甚至于总是带有一点点阴谋论以及嘲讽负面的态度在看待的环境。媒体经常用到就是说,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小警总,警总是一个代号,就是情治系统意思。那个时空环境里面,每个人不需要等到人家来纠正你,你心里面都会有一个小警总会提醒你言行尺度要小心。那种所谓在心里面自我审查,自己做自己思想审查,在过去是很明显,很严重的。但是今天其实已经没有了,基本上就是一个彻彻底底大明大放一个环境。

  眼前裁撤所谓校园里面的情治系统社文站,除了把早就已经没有在实质运作的机构,连名都拿掉之外,让校园里面干干净净,名实相符,我认为还有一些时代意义。可能大家比较少注意到,现在两岸学生交流非常多,校园里面有很多孩子们来这个地方念书,所以校园里面有越来越多,我相信将来会越来越多,有很多年轻人也到去念书,很多年轻人来到念书,我相信这些孩子都已经在的校园里面自由自在走来走去,然后求学、交友,高谈阔论的时候,以的角度来讲,我们当然不希望孩子在这个地方感觉到说,好像曾经有存在过一个叫做社文站的,是不是秘密也在进行对他们某种安全监控跟言行考核,不希望引起这样的误解。所以我觉得社文站的撤离,除了时空背景之外。以今天两岸交流环境来讲,社文站从学校里面离开,对于当下已经非常热络的两岸学术跟校园交流来讲,我认为将来会有非常正面效应。

  主持人:通过今天两位嘉宾的介绍,可以说帮助我们大家对于校园情报站这个机构的历史发展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我们看到随着两岸不断交流以及社会的发展和转型,这个机构也即将走入历史了。再一次感谢两位嘉宾对以上话题所做的详细介绍和分析,谢谢。